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及其应对措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全析
作者:未知 来源:毕业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3 6:56:20
风险。

  为了便于项目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风险一经识别,一般都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处理对策。风险识别是个连续的过程。因为项目建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情况在不断地变化,风险因素当然也就不会一成不变。即使某一工程建设项目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风险识别工作,但一段时间后,旧的风险可能消失或减少、新的风险可能出现。因此,风险识别工作是持续不断的。

  4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对各风险事件的后果进行评估,并确定不同风险的严重程度顺序。重点是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总体目标的影响,确定对风险应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同时也要评估各种处理措施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也就是综合考虑风险成本效益。各种风险的可接受或危害程度互不相同,因此就产生了哪些风险应该首先或者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问题。

  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和决策之间联系的纽带,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关键。

  5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决策

  在完成风险评估后,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对风险的应对,一是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风险,将风险的发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下;二是通过适当的风险转移安排来减轻风险事件发生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当然,并非所有的风险都需要转移,也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转移,因此,如何正确地分析查明风险的来源、所属类型以及特点等,并谨慎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做出风险转移计划,就是风险控制的基本工作内容。

  根据项目风险评价的结果,项目团队可以使用不同的措施和方法来应对投资项目风险。通常这些策略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和风险分散等。

  ①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回避。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回避就是通过变更项目计划,消除风险或产生风险的条件,或

  者保护项目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虽然项目管理班子永远不可能消除所有的风险,但某些特定的风险还是可能避免的。

  ②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转移。转移风险又称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消除或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当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导致的损失较大,而且项目团队很难应付这种风险时,采用此法效果较好。

  ③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设法将某一负面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其后果降低到一种可以承受的限度。对照风险可能的概率和其后果,缓解的成本应是合理的。

  ④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自留(亦称自留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自留也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的一种常用措施。接受风险是指项目班子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自己承担风险导致的所有后果。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接受风险方法。

  ⑤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散。在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应对中,有时还会用到投资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分散介于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之间,属于风险转移的策略范围。风险分散 指风险承受主体的多元化,将本来由一个主体承担的风险分成几个主体同时承担,达到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

  6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和相关措施的实施,影响项目目标的各种因素都会发生变化。只有适时地对风险新的变化进行跟踪,才可能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对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

  对于建设工程这样庞大、复杂的投资项目,为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必须增加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设立强有力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设置必要的部门和专业人员,对项目从前期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机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对工程的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进度、计量、费用等关键项目风险控制因素进行严密的控制,使之各项指标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现象,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7 结语

  风险识别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管理决策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虽然较为复杂且难以把握,但随着工程风险管理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工程风险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